能力值的分配直接关系到角色的战斗效能和生存能力。生命力是首要考虑的属性,建议初期至少提升到20点,这能确保角色不会被普通敌人轻易秒杀。随着游戏进程推进,生命力可以逐步加到40甚至60,这是大多数build的软上限,超过这个数值收益会明显下降。集中力对法师类build尤为重要,它决定了FP值和法术记忆格数量,但物理系角色可以适当降低优先级。耐力影响精力值和装备负重,近战角色需要优先保证足够耐力来维持攻防节奏,建议保持在25-60之间。

力量属性不仅提升力量型武器伤害,还直接影响装备负重能力,这是本作新增的机制。双持武器时66力量等同于99力量的效果,因此不必盲目堆砌。灵巧则提升敏捷武器伤害和施法速度,对使用太刀、曲剑等武器的build至关重要。智力和信仰分别对应魔法和祷告的威力,选择法系路线时需要专注提升。感应主要影响物品掉落率和少数特殊武器效果,除非特定build否则不建议早期投入。每个属性的软上限不同,例如智力在60点后收益开始递减,而信仰的软上限是50点。

装备驱动是本作配点的核心理念,玩家应根据目标武器的需求来分配属性。首先满足武器的必须能力值要求,这是发挥武器性能的基础。其次考虑武器补正系数,选择补正最高的属性进行强化。例如名刀月隐需要12力量18灵巧和23智力,这种混合补正武器需要平衡发展多个属性。盾牌同样有属性要求,不达标会大幅削弱格挡效果。重甲爱好者需要额外关注力量属性以保证穿戴负重,而轻装角色可以更自由地分配点数。

游戏中期击败满月女王后,可以通过消耗泪滴幼体重新分配所有属性点。这为玩家提供了调整build的机会,但初始职业的基础属性无法改变。重置时应先规划好目标装备和战斗风格,避免反复洗点造成资源浪费。法师类build通常主智力副集中力,近战则根据武器类型专注力量或灵巧。无论哪种路线,保持一定生命力和耐力都是提高容错率的关键。感应属性除非专门刷材料或使用特定武器,否则可以完全忽略。
后期内容对属性要求更为严苛,建议将主属性推到软上限附近。力量型build可以考虑66力量的双持阈值,法系则追求60智力或50信仰的临界点。生命力维持在40-60之间,根据个人操作水平调整。耐力分配需结合装备重量,确保负重比例不超过70%以避免翻滚惩罚。灵巧对部分build有额外价值,如提升弓类武器伤害或缩短施法前摇。属性分配没有绝对标准,但遵循装备需求、补正优化和生存保障这三个原则,可以构建出高效的角色模板。